有個人去買蔥
問蔥多少錢一斤
賣蔥的人說 1塊錢1斤 這是100斤 要完100元
買蔥的人又問 蔥白跟蔥綠分開賣不
賣蔥的人說 賣 蔥白7毛 蔥綠3毛
買蔥的人都買下了
稱了稱蔥白50斤 蔥綠50斤
最后一算蔥白50*7等于35元
蔥綠50*3等于15元
35+15等于50元
買蔥的人給了賣蔥的人50元就走了
而賣蔥的人卻納悶了
為什么明明要賣100元的蔥
而那個買蔥的人為什么50元就買走了呢?
很簡單賣蔥的人被買蔥那個人耍了,而自己切虧了。
原因主要是賣蔥人突劣了價錢1斤蔥明明是1塊錢的價格,而分開應(yīng)該也是1塊錢1斤蔥白以及1塊錢1斤蔥綠這樣才對的。但是這樣一分開來誰有會買你的蔥綠呢,明顯蔥白和蔥綠都一樣的價錢沒理由吧,這樣一來肯定會有顧客偏向喜歡選擇一樣,而剩下的不管是蔥白還是蔥綠不就是很難賣出去,所以也不能這樣推理才對。
分開來賣是可以的,而且說不定還好賣一點呢,只有把一樣提高價錢,一樣降低價錢就是。最終也要達到原本的100斤蔥100塊錢才和數(shù)。
1斤蔥1塊錢對分來賣這樣算不是很好嗎:一般蔥白價錢要高一點,所以分開來的蔥白賣1斤算1塊5和蔥綠5毛不就是了嗎。
50斤蔥白乘以1塊5不是75塊嗎,50斤蔥花乘以5毛不是25塊嗎。
原理就是斤數(shù)既然對半,那原本的價錢就不能跟著走,應(yīng)該其中一個價錢要提高原價的50/100和另外一個降價到原價的50/100就是。